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注冊稅務師協會:
2010年度行業年度報表填報工作中,中稅協正式啟用報表應用系統,稅務師事務所和地方稅協均通過網絡在系統中進行填報和審核。截至5月16日,全國36個地區的注冊稅務師行業2010年度報表(以下簡稱年報)表1至表5填報和審核工作已經全部結束,各地也陸續上報了報表分析報告。為了切實加強行業基礎數據的收集整理和統計分析工作,進一步提高行業報表報送質量,更加準確分析行業數據,為行業發展提供理論依據,現將2010年報有關情況匯總如下:
一、注冊稅務師行業的基本情況
(一)稅務師事務所基本情況
據年報表1統計,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國從事經營的稅務師事務所共4335戶(包括稅務師事務所的子所和異地分所),比2009年度的4030戶增加305戶,增長7.57%。其中,有限所3610戶,占83.28%;合伙所725戶,占16.72%。稅務師事務所的注冊資金總額22.16億元,運營資金總額1.31億元,資產總額69.15億元,利潤總額2.23億元,委托人戶數總額207.88萬戶次。
據年報表3統計,2010年度全國新設稅務師事務所401戶,其中有限所307戶,合伙所94戶。注銷稅務師事務所79戶,其中有限所45戶,合伙所34戶。變更稅務師事務所634戶,合并稅務師事務所18戶。稅務師事務所分所414戶,分所從業人員3057人,其中,執業注冊稅務師979人。
從區域分布情況看,稅務師事務所主要集中在經濟較為發達的華北、華東和中南地區。除計劃單列市外,各地區稅務師事務所也大部分集中于省會城市和省內經濟發達的地區。全國36個地區中事務所數量超過100個的地區有14個,依次是,廣東430戶、北京420戶、山東294戶、江蘇261戶、河南218戶、浙江196戶、湖北191戶、四川180戶、河北161戶、深圳160戶、福建125戶、安徽123戶、遼寧116戶、湖南106戶,上述14個地區稅務師事務所共有2981戶,占全國總數的68.77%。
(二)從業人員基本情況
據年報表2統計,截至2010年12月31日,2010年稅務師事務所從業人員84363人,比2009年度77767人增加6596人,其中女性49096人,占58.20%;執業注冊稅務師31736人,其中女性15904人,占50.11%。合伙人或出資人14346人,占執業注冊稅務師總人數的45.20%;具有其他中介執業資格的從業人員3420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4.05%;其他從業人員49207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58.33%。與2009年度人員基本情況相比較,結構沒有明顯變化,從業人員主體仍以其他從業人員為主,2010年度除具有其他中介執業資格的從業人員總數有所下降以外,其他人員總數都有所增長(2009年度、2010年度詳細數據對比見下頁圖一,2010年度從業人員結構見下頁圖二)。


從學歷結構看,呈金字塔結構,從業人員仍以大專學歷的人員為主,其次為本科學歷,研究生以上的人員最少。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人員1691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2.00%;本科學歷的人員31110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36.88%;大專學歷的人員40991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48.59%;中專及以下學歷的人員10571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12.53%。執業注冊稅務師中,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人員1160人,占3.65%;本科學歷的人員15186人,占47.85%;大專學歷的人員13645人,占43.00%;中專及以下學歷的人員1745人,占5.50%。執業注冊稅務師的學歷水平要優于整個行業的水平(2010年度全體從業人員及執業注冊稅務師的學歷結構詳見下圖三、圖四)。
從年齡結構看,從業人員和執業注冊稅務師均以36-50歲的人員為主,和2009年相比,36-50歲的從業人員比例上升,35歲以下從業人員比例下降。從業人員中,35歲以下的從業人員35985人,占從業人員總數42.66%;36-50歲的從業人員37706人,占從業人員總數44.69%;51-60歲的從業人員5777人,占從業人員總數6.85%;60歲以上的從業人員4895人,占從業人員總數5.80%。執業注冊稅務師中,35歲以下的執業注冊稅務師5754人,占18.13%;36-50歲的執業注冊稅務師19916人,占62.76%;51-60歲的執業注冊稅務師2724人,占8.58%;60歲以上的執業注冊稅務師3342人,占10.53%。執業注冊稅務師的年齡相比較整個行業的人員偏大(2010年度全體從業人員及執業注冊稅務師的年齡結構詳見下圖五、圖六)。
二、行業經營收入情況
(一)收入總額及主營業務收入情況
據年報表4統計,2010年度注稅行業經營收入總額80.75億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78.94億元,占收入總額的97.76%。與2009年度注稅行業經營收入總額67.21相比,收入總額增加13.54億元,增幅20.15%。2010年度全行業利潤總額為2.23億元。
2010年度涉稅服務收入34.89億元,占收入總額的比重為43.21%,比上年33.33億元增加1.56億元,增幅為4.68%。列涉稅服務收入前三位的業務是:受聘稅務顧問咨詢收入14.99億元,占涉稅服務收入總額的比重為42.95%;代理建賬記賬收入5.19億元,占涉稅服務收入總額的比重為14.88%;代理納稅申報收入4.49億元,占涉稅服務收入總額的比重為12.86%。上述三項涉稅服務業務收入合計為24.67億元,占涉稅服務收入總額的比重為70.69%。(2010年度涉稅服務收入結構詳見下頁圖七)。
2010年度涉稅鑒證業務收入39.23億元,占收入總額比重為48.58%,比上年32.38億元增加6.85億元,增幅為21.17%。其中,所得稅匯算清繳鑒證業務收入28.93億元,占涉稅鑒證業務收入總額的比重為73.75%,比上年23.71億元增加5.22億元,增幅為22.03%;稅前彌補虧損鑒證業務收入1.15億元,占涉稅鑒證業務收入總額的比重為2.93%,比上年1.10億元增加0.05億元,增幅為4.48%;企業財產損失稅前扣除鑒證業務收入2.86億元,占涉稅鑒證業務收入總額的比重為7.29%,比上年2.61億元增加0.25億元,增幅為9.77%;其他涉稅鑒證業務收入6.29億元,占涉稅鑒證業務收入總額的比重為16.03%,比上年4.96億元增加1.33億元,增幅為26.74%。(2009年度、2010年度詳細數據對比見下頁圖八,2010年度涉稅鑒證業務收入結構詳見下頁圖九)


(二)行業規模經營情況
2010年度中稅協對符合統計合并要求的采取母子、總分結構的稅務師事務所的經營收入進行匯總統計,將分支機構(子公司或分公司)的經營收入并入其總機構(母公司或總公司)的經營收入。2010年度符合收入匯總統計條件的稅務事務所共有6戶,共合并統計事務所53戶,按總機構所在地進行統計,分別為,北京4戶:中匯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中聯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尤尼泰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北京致通振業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上海1戶:立信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廣東1戶:廣東中成海華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匯總后,全國稅務師事務所總戶數為4288戶。2010年經營收入1000萬元以上的事務所共有120戶,占行業戶數的2.80%;經營收入總額27.87億元,占本年度行業經營收入總額的34.51%。2010年經營收入3000萬元以上的有15戶,超過億元的事務所有4戶。同比1000萬元以上的事務所戶數、經營收入分別增長了10.09%、48.48%,經營收入3000萬元以上和超過億元的事務所戶數也有增長,除反映出參與整合的稅務師事務所規模不斷擴大外,也反映出行業收入進一步向規模較大的事務所集中。
從區域分布情況看,2010年度經營收入1000萬元以上的事務所,大多數集中在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其中,華北地區24戶,占比20.00%;華東地區74戶,占比61.67%;中南地區11戶,占比9.17%;西南地區7戶,占比5.83%;西北地區4戶,占比3.33%。戶數地區排名前五名的分別為江蘇27戶、北京22戶、浙江21戶、上海11戶、廣東7戶,前五名總計88戶,占全國總數120戶的73.33%。
(三)經營收入超過億元的地區
2010年經營收入超過億元的地區共有21個,收入總額72.97億元,占全行業經營收入總額的90.37%,依次為江蘇收入總額10.48億元,北京收入總額10.12億元,浙江收入總額9.15億元,廣東收入總額7.67億元,上海收入總額4.68億元,四川收入總額4.18億元,山東收入總額3.67億元,深圳收入總額2.77億元,寧波收入總額2.56億元,河南收入總額1.94億元,湖南收入總額1.86億元,湖北收入總額1.64億元,河北收入總額1.53億元,福建收入總額1.38億元,廈門收入總額1.36億元,山西收入總額1.36億元,新疆收入總額1.36億元,天津收入總額1.36億元,遼寧收入總額1.35億元,青島收入總額1.30億元,重慶收入總額1.25億元。
(四)四年翻一番的行業發展目標
根據中稅協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上的《2008-2012年注稅行業發展目標》,注稅行業四年發展要達到80億元--100億元的規模,即四年翻一番。以2007年度的經營收入43.3億元為基數,每年遞增20%,力爭實現2011年經營收入86.6億元。就全國而言,2010年度注稅行業經營收入為80.75億元,已實現注稅行業四年發展要達到80億元--100億元的規模的發展目標的最低限要求。其中已提前實現四年翻一番目標的地區有17個,依次為云南、西藏、海南、內蒙古、天津、北京、甘肅、大連、安徽、青島、山西、青海、江西、四川、廣東、重慶和陜西(見附件一)。
(五)所均貢獻度、人均貢獻度
所均貢獻度,即某區域內單個稅務師事務所的年度平均業務收入,等于本地區當年行業經營收入總額與事務所戶數之比。2010年度全國所均貢獻度為186.28萬元(見附件二),2009年度為166.78萬元,增幅為11.69%。所均貢獻度高于全國平均值的地區有12個,依次為寧波、上海、浙江、江蘇、青海、廈門、新疆、北京、四川、青島、寧夏、貴州;所均貢獻度增幅前十名的地區為海南、天津、江西、江蘇、甘肅、青海、重慶、黑龍江、西藏、廈門。
人均貢獻度概念,即某區域內單個執業注冊稅務師的年度平均業務收入,等于本地區當年行業經營收入總額與執業注冊稅務師人數之比。2010年度全國人均貢獻度為25.44萬元(見附件二),2009年度為23.40萬元,增幅為8.72%。人均貢獻度高于全國平均值的地區有12個,依次為上海、寧波、浙江、江蘇、寧夏、青海、廈門、四川、貴州、北京、青島、新疆;人均貢獻度增幅前10名的地區為天津、海南、江西、江蘇、黑龍江、西藏、重慶、內蒙古、河南、吉林。
三、行業集中度
行業集中度,即在一個行業中,業務收入在各單位之間的分布。行業集中度是度量一個產業市場結構的主要指標。它代表一個行業的成熟度。2010年度全國注冊稅務師行業集中度為0.6775,比2009年度行業集中度0.6799略有下降(見附件三),行業集中度上升的有11個地區:天津、河北、大連、上海、寧波、安徽、青島、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各地行業集中度詳見附件二。
從2009年度起各地稅協陸續出臺了一些支持行業做大做強的政策,稅務師事務所等級認定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事務所的做大做強,但2010年度全國行業集中度卻基本持平,究其原因,我們認為:全國事務所收入分配差距明顯,即僅占行業戶數的2.80%,但經營收入超過1000萬元的120戶事務所經營收入總額就已達到占本年度行業經營收入總額的34.51%;同時占行業戶數的53.15%,但收入小于50萬元的1717戶事務所(其中收入為0的有222戶)經營收入總額僅為3.34億元,占本年度行業經營收入總額的4.15%。2010年度所均貢獻度為186.28萬元,達到所均貢獻度以上的事務所為1037戶,僅占全國事務所總戶數的24.18%。行業收入中位數僅為71萬元。因此,雖然整合促進了一些事務所做大做強,收入在1000萬元以上的事務所數量有較大增加,但小規模事務所占比例仍然很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2010年度的全國行業集中度,反映出事務所收入發展有兩極分化的趨勢。
四、報表報送情況與存在問題
本次填報為應用行業報表系統進行網上填報,重要的填報口徑和勾稽關系由系統統一進行設定,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歷年口徑不一致等問題。同時系統應用的優點在于數據錄入系統后,匯總、統計均由系統自動完成,減輕了地方稅協匯總的工作量,提高了地方稅協匯總的準確性。事務所提交后地方稅協即可在網上進行審核和修改,也節約了紙質報表傳遞過程中的時間成本。
(一)報表報送情況
截至3月31日,完成全部報表填報和審核工作并提交2010年度報表分析報告的有15個地區,分別是:天津、山西、內蒙古、遼寧、大連、寧波、江西、湖南、重慶、貴州、西藏、陜西、甘肅、寧夏和新疆;還有7個地區按時完成全部報表填報和審核工作,分別是:北京、黑龍江、上海、福建、廈門、深圳和海南。
截至目前,全國36個地區均已提交行業分析報告,分析報告質量整體上要好于去年,大部分地區的分析報告都能做到有情況介紹、有數據分析,有存在問題原因總結及發展對策和建議。其中分析報告質量比較好的地區有:北京、遼寧、河北、上海、浙江、湖南、深圳、重慶。北京、寧波、湖南等地區已經開始使用所均貢獻度、人均貢獻度等行業指標進行分析。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于本次為中稅協首次全面采用網上填報方式,填報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由于是首次使用網上填報,不少事務所對安全盤和行業報表應用系統尚不熟悉,由此造成中稅協和地方稅協的咨詢量較大。
2.從表1到表5的各自情況來看,存在問題比較多的是表2和表4。由于表2和表4的內容相對復雜,各地情況不一,因此造成系統對其中一些勾稽關系無法進行嚴格的設置,造成填報數據出現偏差。
3.本次采用同一行業報表系統報送時需要統一口徑,由于以前采用紙質報表時各地區對報表項目、填報口徑、數據匯總和來源等的理解存在差異,由此對系統中預設的審核和匯總項目存在疑問,影響了工作進度。
4.系統設置事務所在提交報表后需得到地方稅協的審核確認,如出現事務所填報錯誤需要地方稅協或中稅協退回,有時需要重復多次,增加了審核的工作量。
5.有些地區由于已采用相關填報系統,地區系統和中稅協系統不兼容;還有個別地區對中稅協采用報表系統的目的有誤解而積極性不高,影響了填報進度;有些地方整體填報緩慢,以上三個原因影響了整個系統的填報進度,也影響了全行業的數據匯總和分析工作。
五、下一步工作的要求
根據今年行業年度報表總體情況來看,應用網絡系統進行填報的總體效果是好的,已經基本實現數據信息化目標,為行業信息化建設積累了更多的經驗。
中稅協將根據各地方稅協及事務所在填報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匯總,進一步完善修改系統中的有關設置,以方便地方稅協和事務所的審核和填報工作。
希望各地稅協:一是要繼續做好本地區事務所的安全盤管理及中稅協各應用系統使用的指導工作,確保明年的網絡報送工作順利開展和按時完成;二是要及時總結2010年度報表填報工作中本地區出現的問題,查找原因所在,并及時與中稅協對解決方法進行溝通,為明年報送工作積累經驗。三是要進一步做好報表統計數據的分析工作,對行業集中度、所均貢獻度、人均貢獻度等比較新的行業指標,認真研究,應用于促進本地區行業的發展。希望能夠通過數據分析工作,真正做到發現本地區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研究促進行業發展的對策,推動行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附件:
二○一一年 七 月 四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