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注冊稅務師協(xié)會:
8月1日起,“營改增”試點在全國范圍內推開。為幫助事務所所長、業(yè)務骨干了解增值稅轉型后的政策頒布和實施情況,學習近期增值稅相關的重點、難點、熱點和疑點政策,中稅協(xié)確定于7月6日在揚州培訓基地舉辦“增值稅專門業(yè)務”培訓班。現(xiàn)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 培訓內容及授課教師
1. “營改增”政策解析——辛連珠;
2. 增值稅申報表的填制——陳玉琢;
3. 增值稅出口退(免)稅操作及案例分析——王文清;
4. 涉稅相關法律解析——李登喜;
5. 增值稅納稅審查方法與案例分析——高金平。
二、 培訓時間
2013年7月6日—7月11日(7月6日報到,7月7日- 10日全天上課,7月11日返程)。
三、 培訓地點
國家稅務總局稅務干部進修學院(江蘇省揚州市揚子江北路515號)。
四、 參加人員
稅務師事務所所長、業(yè)務骨干。
五、 聯(lián)系人
1. 中國注冊稅務師協(xié)會 培訓部
吳博、趙芳芳 (010)68413988轉8505、8506
(010)68414202(傳真)
電子郵件:zsxpxb@163.com
2. 稅務干部進修學院 學員工作處
趙靜 (0514)87806600、87806967
(0514)87806671(傳真)
電子郵件:yzsyxgc@126.com
六、 報名方式
1. 本期培訓班通過會員管理信息系統(tǒng)——面授培訓報名管理子系統(tǒng)進行網(wǎng)上報名,網(wǎng)址為:http://is.cctaa.cn/odps/。
2. 執(zhí)業(yè)與非執(zhí)業(yè)注冊稅務師使用注冊稅務師安全盤(U key)登錄該系統(tǒng)進行報名。其他從業(yè)人員由所屬稅務師事務所通過事務所安全盤(U key)進行報名。
3. 稅務師事務所須對本所的培訓班報名表審核后提交地方稅協(xié),地方稅協(xié)確認后視為報名成功。具體操作方法詳見系統(tǒng)首頁的《面授培訓報名管理子系統(tǒng)操作說明》。
如報名過程中遇到系統(tǒng)操作問題,請咨詢中稅協(xié)信息部。咨詢電話:(010)68451149;咨詢QQ:786496627。
七、具體要求
1. 2013年所有培訓班報名參訓的執(zhí)業(yè)注冊稅務師均須完成網(wǎng)上個人信息采集方可報名,未完成者暫不予以報名。
2. 請各地方協(xié)會按照培訓班名額分配表(見附件)所列人數(shù)要求,積極做好參加培訓人員的報名組織工作,要求報名參訓人員無特殊原因必須參加,不得缺席,不得隨意換人。
本期培訓班報名工作將于6月25日截止,屆時系統(tǒng)將關閉本培訓班的報名功能,凡逾期未報名的地區(qū)視為自動放棄。另外,本次培訓班以地方稅協(xié)通過系統(tǒng)確認的報名表為準,凡向稅務干部進修學院報名的視為無效。
3. 7月6日報到當天有工作人員在南京機場、南京火車站及火車南站、揚州火車站、鎮(zhèn)江火車站及火車南站、揚泰機場接站。請各地方協(xié)會提醒參加本期培訓班人員將航班、車次信息于7月3日24時前在面授培訓報名管理子系統(tǒng)內填好。逾期不報的視為無需接站,自行前往。如有提前報到的請按所給地址自行前往。往返機票(車票)請自理。
報到當天開通的接站電話:
(1)南京機場接站人電話:13952796377
(2)南京火車站接站人電話:13952796379
(3)南京火車南站接站人電話:15152726952
(4)鎮(zhèn)江火車站接站人電話:15152726796
(5)鎮(zhèn)江火車南站接站人電話:13616296627
(6)揚州火車站接站人電話:13952755617
(7)揚泰機場接站人電話:13665212365
4. 請參加培訓的人員攜帶有效身份證件和注冊稅務師安全盤(其他從業(yè)人員無安全盤),于報到時主動向工作人員出示,以便完成報到手續(xù)。
5. 凡已繳納2012年度會費的執(zhí)業(yè)會員,免收培訓費。非執(zhí)業(yè)會員需交納培訓費。培訓班結束后,中稅協(xié)將統(tǒng)一發(fā)放《學時證明》。
6. 參加培訓的人員一律不準帶家屬。
附件:“增值稅專門業(yè)務”培訓班名額表
附件 “增值稅專門業(yè)務”培訓班名額表 |
|||||
序號 |
省、市、自治區(qū) |
人數(shù) |
序號 |
省、市、自治區(qū) |
人數(shù) |
1 |
北京市 |
6 |
19 |
青島市 |
18 |
2 |
天津市 |
7 |
20 |
河南省 |
55 |
3 |
河北省 |
29 |
21 |
湖北省 |
- |
4 |
山西省 |
8 |
22 |
湖南省 |
8 |
5 |
內蒙古自治區(qū) |
5 |
23 |
廣東省 |
26 |
6 |
遼寧省 |
8 |
24 |
深圳市 |
7 |
7 |
吉林省 |
9 |
25 |
廣西自治區(qū) |
- |
8 |
黑龍江省 |
3 |
26 |
海南省 |
2 |
9 |
大連市 |
2 |
27 |
重慶市 |
9 |
10 |
上海市 |
33 |
28 |
四川省 |
30 |
11 |
江蘇省 |
30 |
29 |
貴州省 |
10 |
12 |
浙江省 |
17 |
30 |
云南省 |
22 |
13 |
寧波市 |
22 |
31 |
西藏自治區(qū) |
3 |
14 |
安徽省 |
12 |
32 |
陜西省 |
14 |
15 |
福建省 |
10 |
33 |
甘肅省 |
5 |
16 |
廈門市 |
4 |
34 |
青海省 |
8 |
17 |
江西省 |
5 |
35 |
寧夏自治區(qū) |
2 |
18 |
山東省 |
42 |
36 |
新疆自治區(qū) |
32 |
合 計 |
503(人) |
備注:以上名額根據(jù)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預報名統(tǒng)計調整后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