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黨支部、各稅務師事務所:
當前,全國上下持續掀起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熱潮,為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在我區稅務師行業落地生根,現將我們編寫的《深入學習領會十九大精神 在新時代勇當涉稅專業服務主力軍(學習宣講稿)》印發你們,供你們學習參考。
附:《深入學習領會十九大精神 在新時代勇當涉稅專業服務主力軍》
中共廣西注冊稅務師行業黨委
2017年12月18日
深入學習領會十九大精神在新時代勇當涉稅專業服務主力軍
(學習宣講稿)
10月18日,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報告3萬2千余字,共分十三個部分,主要對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在治國理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各領域、各方面取得的重大歷史性成就做了系統全面的回顧和總結,對我國社會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使命、新歷史方位作出了新的概括,對黨、國家和軍隊事業作出規劃和部署,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特別是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應該怎么干,作出了科學規劃、繪制了宏偉藍圖。
這次大會的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十九大報告對于我國發展所處的新歷史時期一個重大科學判斷,同時也是貫穿報告的一條主線。
一、理解“新時代”,需要認識新面貌、聚焦新成就、把握新變化
新時代是報告中提出的第一個新觀點,標定了中國發展歷史方位。習總書記講到:“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提出背景
新時代,顧名思義就是和過去時代不一樣了。“新”字,說明剛出現,以前沒有過的。為什么是新時代?在報告中習總書記用了“三個意味著”來表述。
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取得偉大成就。站在中國歷史發展維度來看,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170多年,一代代中華民族的先進分子、志士仁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前仆后繼、接續奮斗。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在習總書記的帶領下,黨和國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報告從經濟建設、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設、思想文化建設、人民生活、生態文明建設、強軍興軍、港澳臺工作、外交布局、從嚴治黨十個方面總結了國家建設取得的成就,并指出“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五年來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全方位、開創性成就,為中國奠定了實現偉大復興的物質基礎;深層次、根本性變革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嶄新的面貌。所以說,我們現在最為接近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二是科學社會主義煥發新的生機活力。站在社會主義發展歷史進程來看,從馬克思、恩格斯19世紀40年代創立科學社會主義以來,科學社會主義經歷了從理論到實踐、從挫折到復興。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世界各地紛紛建立社會主義國家,形成了強大的社會主義陣營。(其中,東歐有八國(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國)、亞洲有六國(中國、老撾、越南、朝鮮、蒙古、柬埔寨)、美洲一國(古巴))。到了20世紀80年代,社會陣營許多國家內部經濟建設搞不上去,外部受到資本主義陣營封鎖,各種矛盾開始激化。1989年東歐劇變到1991年蘇聯解體,資本主義席卷全球,進入21世紀,社會主義國家僅存5個(亞洲:中國、老撾、越南、朝鮮;美洲:古巴)。西方一些學者,唱衰社會主義,甚至發出了歷史終結一說,認為社會主義陣營最終將全部滅亡,資本主義將是世界的最后一個社會形態。然而隨著一代代人中國人不懈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呈現了強大的生機和活力,使得社會主義這面大旗高高飄揚。他們不得不承認中國確實成為了自由民主制以外一個真正的替代性選擇。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三是中國為世界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站在世界發展歷史進程看,和平發展是世界的主流,全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都希望能夠進入世界現代化國家行列。有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對怎樣實現現代化,怎樣建成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實踐探索、經驗成果,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中國方案。2013年3月,習總書記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展重要演講,首次提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圍繞這一理念,2014年亞洲博鰲論壇習總書記提出了“一帶一路”戰略。幾年來,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超過5000億美元,與11個沿線國家簽署自貿區協定,與56個沿線國家簽署雙邊投資協定,用“中國紅利”助推世界經濟復蘇。同時,中國積極引導國際體系變革。中國力量在世界越來越重要,世界越來越需要傾聽中國聲音,需要中國承擔大國責任,參與國家規則制定,推動新的國際秩序建立。正如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五年來我們“舉辦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亞信峰會,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為世界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帶動了世界進入新秩序。
(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要特點
報告中關于新時代的特點,歸納起來有5個方面。一是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系。概括成一句話就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脈相承,把推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了一個新高度。二是與“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關系。首先,是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決勝階段,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其次,開啟了從2020到建國百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征程。三是人民生活水平狀況。新時代,人民生活要實現從溫飽到富裕、從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到爭取美好的生活,從收入差距不平衡到共同富裕。四是中華民族的建設發展。在新時代,全國各族人民空前團結,凝聚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目標和理想旗幟下,為了這一目標而戮力同心、努力奮斗。五是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新時代中國的國際地位將處在世界舞臺中央,將在國際上發揮著主導作用,將為全世界人類建設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判斷依據
毛主席在《矛盾論》中指出,任何過程如果有多數矛盾存在的話,其中必定有一種是主要的,起著領導的、決定的作用,其它則處于次要和服從地位。一個社會發展也有主要矛盾,只有準確地把握、科學地判斷我國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我們黨才能夠在此基礎上作出正確的戰略方針和戰略決策。
十八大以來,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社會發展的形勢、程度、水平與以往不一樣了,主要矛盾也將不一樣。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一方面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再滿足于溫飽問題,而是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有了更多需求;另一方面是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不平衡,主要是指城鄉差距、地區差距、行業差距、群體差距等。不充分,主要是雖然我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有了發展,但沒有發展成熟,沒有達到人民預期。依據事物矛盾運動發展規律,十九大報告指出的“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判斷我們進入新時代的一個基本依據。
二、迎接“新時代”,需要擔當新使命、學習新思想、實現新目標
十九大報告從第二部分開始到第十三部部分,圍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具體目標、指導思想、行動綱領和黨的領導來進行謀篇布局,思想深邃、內涵豐富、氣勢恢宏,為我們勾畫了美好的前景,是我們黨邁進新時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動指南。
(一)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追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務,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只有偉大的使命、偉大的夢想才會催人奮進。新時代我們黨的使命是什么呢?習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同時還指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習總書記為什么提出這一偉大夢想,為什么認為可以實現這一夢想?一是歷史前后對比激勵復興。習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統一、社會穩定。”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來,一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創造了璀璨的歷史。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由強盛走向衰弱,人民飽受壓榨和剝削,曾經的輝煌和近代的恥辱,使中華民族產生了一個強烈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夠重新站在世界的巔峰。二是先進社會制度推動復興。十九大報告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建立符合我國實際的先進社會制度。”中國共產黨能夠從一個只有十幾個人的黨發展成一個擁有近8900萬黨員的黨,并取得中國執政地位。為什么?關鍵一條就是結合中國實際找到了正確道路,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找到了正確方向,然后再沿著方向不懈追求,必然能夠實現復興。三是時代潮流發展呼喚復興。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數代人的艱辛探索和不懈奮斗,積累的成績由量變到質變,促成了歷史性成果,使得中國已經大踏步趕上了時代,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新中國正在東方和平崛起,因此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合乎潮流、順應民意。
報告中關于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談了三個方面。一是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當前我們已經進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重要的攻堅階段,沒有斗爭精神是不行的,概括起來就是要同否定歪曲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損害人民利益、改革中頑瘴固疾、破壞國家主權和民族團結、各領域和自然界出現的困難與挑戰進行不懈斗爭。二是實現偉大夢想,必須建設偉大工程。報告指出,偉大工程就是黨正在深入推進的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實現中國夢想關鍵在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我們黨現在將近有8900萬黨員和440多萬個黨組織,如果黨組織結構松散、黨的凝聚力戰斗力不強、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不突出,怎么可能使這么大的國家團結、統一、穩定。三是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推進偉大事業。具體來講,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鄧小平曾告誡全黨,“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只有堅持這條路線,人民才會相信你、擁護你。誰要改變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老百姓不答應,誰就會被打倒。”文明的興衰、國家的成敗,夢想的實現,最終決定于腳下走的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黨和人民付出千辛萬苦、巨大代價取得的,最符合中國特點,所以要一以貫之的走下去。
(二)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在學習十九大報告中,我感到最耀眼的地方就是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思想是時代的聲音,思想的領先才會產生磅礴力量。回顧我黨思想理論發展進程,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一共產生了三次“飛躍”。第一次飛躍,是毛澤東思想,主要回答了為什么要革命、為誰革命、靠誰來革命、怎樣進行革命等重大問題。第二次“飛躍”,產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主要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系統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第三次“飛躍”,就是產生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九大報告中進行了詳細闡述,就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問題,十九大報告給出了答案,那就是“八個明確”。這八個明確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進行論述。
新時代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十九大報告同樣給出了答案,那就是“十四個堅持”,從“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開始,對經濟、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統一戰線、外交、黨的建設等各方面進行謀劃,并以“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壓軸,形成了一個邏輯嚴密的“同心圓”。
在報告中,還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定位進行了明確,主要體現在四個關系。①與我們黨的指導思想的關系。報告指出是“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②與廣大黨員、廣大人民群眾的關系。它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③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關系。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④與我們所從事的偉大事業、偉大實踐的關系。它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
(三)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決勝之路是兩個階段安排
改革開放后,黨的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戰略目標,即:第一步,1981年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翻,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1991年到20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紀中葉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在前兩步目標完成基礎上,黨的十五大對第三步進行了細化,提出“兩個一百年”目標,并在十八大時進行了重申。即: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十九大到二十大恰好站在了“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期,因此黨對兩個百年目標再次分步細化,即:從現在到2020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將“三步走”的最后一步提前了十五年;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出了新的建設目標,并在原來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基礎上加入了“美麗”目標。
對“兩個階段”目標具體落實,習總書記從九個方面進行了闡述,也就是報告的第五部分到第十三部分,主要涉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黨的建設,里面涉及許多新理念、新提法。比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等等。
三、適應新時代,需要抓住新機遇、拿出新作為、譜寫新篇章
大會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我們黨今后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宣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總書記指出,“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需要我們深刻理解并把握新時代的豐富內涵,聚焦新成就、把握新變化,更需要我們通過學習主動適應新時代、展示新作為、譜寫新篇章,共同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不懈奮斗。
面對新時代、新征程、新要求,如何乘勢而上,把握機遇,在十九大精神的引領下,順利度過我們稅務師行業發展的轉型升級期,促進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一)新時代連接歷史未來,要堅定信念,始終傳承黨的紅色基因
新時代,標志著我們處在一個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特定歷史方位,無論是日益強大昌盛的中華民族,還是不斷發展前進的企業,始終不變的是要堅定不移地傳承黨的紅色基因,堅持黨的領導,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企業的性質、宗旨,在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和企業健康穩健發展過程中處理好繼承與發揚的關系。
一是堅定理想信念,加強理論學習。“革命理想高于天。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也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當前,行業各級黨組織最緊要的就是抓好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宣傳和理解貫徹,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各級黨組織要在原原本本學習的基礎上,以十九大重大理論觀點解讀和授課輔導材料為基本內容,扎實搞好理論學習、研討交流、撰寫體會等工作,系統理解把握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刻理解掌握十九大精神的要點、重點和難點問題,切實提高理論學習,增強“四個意識”。要結合十九大報告重點內容,深入思考如何將十九大精神與本職工作相結合,如何與提升企業發展相結合,如何將精神動力轉化為創造力和行動上,切實通過學習提高認識,學有所用、學有所促。
二是加強黨性修養,提高個人品行。“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必須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強黨性修養是每位黨員的終身必修課,也是加強黨的自身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地位、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要求。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自覺增強政治辨別力和政治敏銳性,增強角色意識和政治擔當,把愛黨、憂黨、興黨、護黨落實到工作生活各個環節,自覺擔負起黨的思想陣地守望者的重任。
三是加強行業黨建工作,落實黨的領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要按照國家稅務總局、中國注冊稅務師行業黨委的要求,進一步加強行業黨建工作,抓好國家稅務總局黨建工作領導小組 中國注冊稅務師行業黨委《關于進一步深化稅務師行業黨的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和國家稅務總局黨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注冊稅務師行業黨委辦公室《深化稅務師行業黨的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的貫徹落實。要針對本行業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為主體的特點,引導全行業從業人員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進一步筑牢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確保黨的領導落實到位。
(二)新時代蘊含巨大機遇,要樹立信心,努力將行業做大做強
五年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這些歷史性變革,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我們稅務師行業在適應經濟新常態和監管新動態下也取得了新成績:一是行業發展持續向好。截止今年10月全國稅務師事務所5600多家,比2016年底增長2.22%;執業稅務師46439人,比2016年底增長9.56%;2016年度稅務師行業營業收入接近160億元,比上年增長6.44%,特別是稅務顧問咨詢、稅收籌劃等高端業務增長勢頭強勁,兩項業務收入總額42.39億元,同比增長17.75%。二是市場信心不斷增強,體現在稅務師職業資格考試的吸引力和權威性上,今年報考人數226233人,報考科次588284科次,比去年增長了28.4%,均創歷史新高。三是行業影響力顯著提升。在統戰部、共青團中央和稅務總局的指導下,中稅協成功舉辦了“全國稅法知識競賽”。 全國有近10萬人報名參加初賽,經過層層選拔,100位選手、20個單位參加了決賽。全國政協副主席劉曉峰、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等領導親臨現場指導并為獲獎選手頒獎,央視新聞聯播和朝聞天下節目、人民網、新華網等多家知名媒體進行了報道,為全社會學習、宣傳稅法、重視涉稅專業服務掀起了一個高潮。
十九大報告提出,“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新時代也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抓住了就能乘勢而上。
一是轉變思想。“要勇于自我革命,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改革首要的就是轉思想,思想解放與改革進程總是相互激蕩的,形勢變了、體制變了、職能變了,思想一成不變,肯定行不通、走不遠。今年5月,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涉稅專業服務監管辦法(試行)>的公告》 (2017年第13號),按照國務院“放管服”改革精神,對涉稅專業服務市場進一步放開,尤其是將第一、二、七、八項業務,向所有涉稅專業服務機構放開,促進了涉稅專業服務的市場化。面對政策變化,我們一定要適應市場導向,轉變經營理念,把納稅申報代理、一般稅務咨詢、其他稅務事項代理等基礎業務做的更專業,靠專業能力和業務技能開發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稅務顧問和稅收策劃等產品,以更高的專業水準和優質的服務贏得市場,把握發展的主動權。作為專門從事涉稅專業服務的機構,我們稅務師事務所要依據《公告》明確的業務范圍,深入研究各項涉稅業務的種類、特點和規律,依據涉稅專業服務市場的業務需求,探索、創新“互聯網+涉稅專業服務”的方式方法,開發新的服務產品;加強內控機制建設,提高防控風險的能力,推進稅務師事務所的轉型升級。
二是提高本領。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全面增強執政本領,并從增強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能力“8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結合學習十九大報告精神,要在本單位上下營造善于學習、勇于實踐的濃厚氛圍,不斷增強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和底線思維,把雷厲風行和持之以恒有機結合起來,勇于攻堅克難,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涉稅專業服務涉及面廣,稅種、行業、業務種類復雜多樣。市場放開后,稅務師事務所更加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特長領域和細分市場中做專做精,做細做深,增強核心競爭力。
三是依法從業。十九大報告中提出 “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 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行業要發展,企業要做大,依法依規應放首位。目前,涉稅專業服務行業正加快立法工作,進一步健全涉稅專業服務體系。稅務師事務所和稅務師要根據《稅收征管法》、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和《公告》,在執業中嚴格遵守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恪守原則,公正開展涉稅專業服務,規范涉稅服務行為。要依法,同時也要自律,加強行業的自律管理,規范稅務師事務所和稅務師的執業行為,促進行業依法經營,公平競爭,誠信執業,提高服務質量,才能更加充分發揮行業的市場職能作用,推動行業健康規范發展。
(三)新時代要追求卓越,勇當涉稅專業服務主力軍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對于我們涉稅專業服務行業,是機遇,更是挑戰。會有更多的企業進入涉稅服務市場,與我們爭奪“蛋糕”。要繼續保持涉稅專業服務主力軍的地位,需要我們拿出一流的作風,具備一流的視野、一流的能力。
一是勇于擔當。我們每一個企業,每一個稅務師事務所成長的道路不會一直一帆風順,總是會在發展的道路上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當前行業發展正處于轉型升級時期,事務所可能也處在改革發展階段,我們要克服發展過程的頑瘴痼疾,解決掣肘已久的難題矛盾,扭轉發展的階段性困難,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實現爬坡邁坎,追求一流業績的目標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付出更為艱辛的努力,攻克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對于個人來講,責任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如果僅站在個人角度看問題做事情,那么天地只有巴掌那么一點大,但如果站在行業、站在企業的角度思考問題,整個行業、整個企業就是你的舞臺。這種工作的格局和責任感來自于對工作的熱愛,來自于工作的擔當,把工作當事業,堅定執著、敢于擔當,相信每個人都能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二是樂于奉獻。當前稅務師行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市場化的巨大挑戰、龐大的涉稅法規體系、復雜的涉稅專業知識,這是每一個行業從業人員必須面臨的難題。每一位熱愛行業,尤其是有著美好發展前景的年輕人,一定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不斷增強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職業精神,善于在工作苦中有樂、苦有所得,不斷提升個人能力素質,為實現企業做大做強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三是追求卓越。許多工作年年歲歲花相似,每年的工作內容基本都相同,但一年要有一年的進步,不能年年從0到1,就算一些工作出現反復,那也是前進2步后退1步,總體上是螺旋上升的。要追求企業的不斷發展,追求一流的業績并不容易,需要長久的努力。最重要的要有工作的高標準,標準多高,工作成效就有多大,低標準是干不出好成績來的。二是做法要有創新,企業建設是一個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的過程。要加強對工作的調研和思考,一項工作你干和別人干有什么不一樣,不能固步自封、年年原地踏步,這樣干工作才有意義。
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說:“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相信稅務師行業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全行業從業人員一定會堅定理想信念,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立足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勠力同心,共同譜寫稅務師行業發展的新篇章!